《被讨厌的勇气》

岸见一郎 古贺史建

Posted by ZhouSh on December 17, 2022

阅读时长:4.5h

这本书由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建合著,他们仿佛书中的哲人和青年,全书以对话体记载。古贺史建邂逅了岸见一郎的《阿德勒心理学入门》,开始连续数年拜访岸见。岸见说“苏格拉底的思想被柏拉图所留传,而我想成为阿德勒的柏拉图”,古贺则说“那么,我要成为岸见先生的柏拉图”,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书中所有的表述都用了极其绝对的陈述,比如“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好似道理说12分满,好让你在行动时能够做到10分。(也许作者和阿德勒认为那都是十二分的事实)

最后发现他们说的其实是最朴素的老生常谈的道理,不要和他人比较、不要执着过去,要选择如何面对当下、不要看重结果,要看重过程,但确实是体系化了,不过还是有像青年那样觉得已知理论难以行动的感觉。

不过我现在确实是很幸福的,幸福就是找一份喜欢的工作,这样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是开心的;再有一个喜欢的人,那么晚上8点到早上8点也是开心的~

不过有时会想起2年前的那些执念,但好像书中都有破解之法。

下面是一些摘记

序二

动机在杭州 2015.2.17

阿德勒想要帮我们挣脱的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从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开始,很多心理学家都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的产物。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可这本书中的阿德勒却说,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我们的很多心理困扰都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正是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人的骄傲和自卑。而人们又经常借“爱”之名,行支配和控制之实。在阿德勒眼中,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认为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你的课题。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很多人目标远大,觉得只有当上CEO、迎娶白赴美、走上人生巅峰,人生才真的开始,现在的生活还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就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但现在却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正如《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所说的,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阿德勒的哲学同样强调当下的意义,认为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阿德勒的心理学,就这样把自我从过去、人际关系和未来中解放出来。可是越狱成功以后呢?以前我们裹足不前,可以怪父母怨社会,而阿德勒却完全把人生责任和选择的权力交给了我们自己。当我们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后,却会发现,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正如本书的名字《被讨厌的勇气》,承担这种自由和责任,需要无谓的勇气。这种勇气,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词,也是我们人生问题的最终解药。

引言

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

常年恒温18度的井水,在夏天饮用时感觉凉爽,冬天饮用时感觉温润。同样的事情有人很在乎有人不屑一顾,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可以选择的。

也许你是在透过墨镜看世界,这样看到的世界理所当然就会变暗。如果真是如此,你需要做的是摘掉墨镜,而不是感叹世界的黑暗。

摘掉墨镜之后看到的世界也许会太过耀眼,而使你禁不住闭上眼睛。或许你又会想念墨镜。即便如此,你依然能够摘掉墨镜吗?你能正视这个世界吗?你有这种“勇气”吗?问题就在这里。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假设你因感冒、发高烧而去看医生。如果医生就只引起感冒的原因告诉你说“你之所以会感冒是因为昨天出门的时候穿得太薄”,你对这样的话会满意吗?

第一次看到这个举例的时候觉得很绝,是啊,生病的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吃什么药、如何康复,所以我们不要执着过去,要关注看待过去的方式,关注当下,把握好现在力所能及的事。

但现在回头看这句话,可是我们为什么要说“是因为你昨天穿得太薄”呢。是为了防止下一次发生同样的事情呀,上次那么冷穿得薄感冒了,这次我就学会多穿些,从过去汲取教训。我们之所以要学习历史,也是这个原因吧。

不过也许有点钻牛角尖(但是什么是钻牛角尖什么是钻研呢,高中的时候好像经常被说我的问题是钻牛角尖),并不是说过去全无用处,而是纠结于过去,归因于过去这种态度对于我们正面面对问题没有意义,没有帮助,因为过去不能被改变。归因于过去是自我安慰,是逃避。但不是说要忽视过去,对了,是要接纳它。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服务员不小心把咖啡撒到青年的衣服上,青年勃然大怒大发雷霆。但哲人却说他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为了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犯错的服务员,在服务员忽视自己前迫使他关注自己,为自己解决当前的麻烦或者得到相应的赔偿。为了使对方屈服而“假装”生气。仔细想想,我要是被不小心泼到了,可能一点也不会生气,也许是因为我从没想过需要对方帮我做什么?

您是说我是为了使对方屈服而生气?

有点震撼。想到生活中很多糟糕情绪,我们究竟是处于什么“目的”创造出那些情绪的呢?从生理角度上说,提高肾上腺素浓度,血压升高,面红耳赤,其实是为了防御危险,躲避危险。似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目的论的,不是因为受到威胁所以想要逃跑,而是为了躲避威胁而选择逃跑。这是完全不一样的。

您是说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

正是如此。我们不可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可能让时针倒转。如果你成了原因论的信徒,那就会在过去的束缚之下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疗法而已,没有什么价值。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考生会想“如果考中的话人生就会一片光明”,公司职员则会想“如果能够改行的话一切都会顺利发展”。但是,很多情况下,即使那些愿望实现了,事态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如果…

“如果”这个词就是上帝跟人类开的玩笑,哪有什么如果。

即使那些“如果”终于终于实现了,后面的“就”也从不如你所愿。

之所以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也就是说,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

孤独两个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夏日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儿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深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瓜果小犬蚊蝇这些当然热闹,可是都与你无关,这就是孤独。

—— 林语堂

你由于太惧怕人际关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己,你是在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哲人155的身高是低于平均数的客观测量数字,但是却可以“让人感觉轻松”。价格昂贵的钻石也不过是石块而已,它的价值仅仅来自于一句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A diamond is forever。哈哈哈)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并且,我们都活在主观世界中。

如果这个世界只有我一个人存在,那我也许会把1美元的纸币放入壁炉当燃料或者当卫生纸用。

价值问题最终也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上。

货币就来源于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劳动时间的交换。

自卑情节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

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在同一个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请想象一下这种情形:虽然行进距离或速度各不相同,但大家都平等地走在一个平面上。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超前迈进,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后文提到因为存在而具有意义时说到,家长不应该总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完美小孩比较,应该与0相比,任何优点都值得鼓励。也许总与“理想的自己”比较也会带来挫败感,谁知道“理想的自己”里面是不是藏了一个张三李四呢,还是应该与过去的自己比较,认真于当下,比过去的自己好就值得鼓励。

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高中及之前我们都有同样的分数标尺来衡量自己与他人,所幸都还算是那个“别人家的小孩”(相对来说),但是到大学以及更后来,这个唯一的标尺渐渐消失了,曾经甚至为此愤怒,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只要按照什么什么学好什么什么一步一步走,就能如何如何。当没有绝对的标尺证明我比别人落后的时候,也没有东西证明我比别人优秀了,但其实,这也许本来就是伪命题。自负来自于自卑,缺乏自己对自己的价值肯定。

个人的愤怒(私愤)和对社会矛盾或不公平产生的愤怒(公愤)不属于同一种种类。个人的愤怒很快就会冷却,而公愤则会长时间的持续。因私愤而流露的发怒只不过是为了让别人屈服的一种工具。

所以生气的时候可是适当关注一下自己背后真正的目的,很多时候发怒并不是达到那个目的的最好方式。

关于权力之争,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首先,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关你屁事以及关我屁事。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按照目的论来说,自由的代价是被别人讨厌,我们因为害怕被别人讨厌而放弃自由的选择,却总是抱怨缺乏自由,所以需要被讨厌的勇气,即追求自由的勇气。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要想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但是,距离也不可以太远。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别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但是,人际关系并不止于课题分离。相反,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

把对自己的执着(self interest)变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在法国使用的世界地图上,美洲大陆位于左端,右端则是亚洲,被绘制在地图中心的是欧洲,是法国。另一方面,如果是中国使用的地图,那么中国就会被绘制在中心位置,美洲大陆在右端、欧洲在左端。也许法国人在看中国版世界地图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不协调感,认为自己被非常不当地赶到了边缘,仿佛世界被任意切割了一样。

但是,在地球仪上看世界的时候又会如何呢?如果是地球仪,既可以把法国看作中心,也可以把中国看作中心,还可以把巴西看作中心。一切地方都是中心,同时一切地方又都不是中心。根据看的人所处的位置或角度可以产生无数个中心。这就是地球仪。

首先,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而且,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为什么我们应该意识到更多更大的共同体。

这样这个共同体就无法被离开。如果在学校被欺凌,可以转学离开,如果在公司受压,可以跳槽离开,认识到有更大的共同体,就不会局限于小共同体。

如果了解世界之大,就会明白自己在学校中所受的苦只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已。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

生活中遇到烦心事了,可以出去散散心、旅旅游,这其中的道理或许是一样的。到外面看一看,暂时脱离遇到问题的共同体,去感受别的更大的共同体,就会豁然开朗。

曾经有部电视剧中大概这样说:不开心的时和可以看看星星,那些星光到达地球都要几亿年,也就是说,你看到的是几亿年前的星光,几亿年都过去了,还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呢?

这里有需要记住的行动原则。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如果是学校,那就不要用学校这个共同体的常识(共通感觉)来判断事物,而要遵从更大共同体的常识。假设在你的学校教师是绝对的权力主导者,但那种权力或权威只是通用于学校这个小的共同体的一种常识,其他什么都不是。如果按照“人的社会”这个共同体来考虑的话,你和教师都是平等的“人”。如果被提出不合理的要求,那就可以正面拒绝。

如果是因为你的反对就能崩塌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缔结,由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没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更多其他的“我和你”、更多其他的“大家”、更多大的共同体一定存在。

你刚才提到的训练的事情正好象征了一种“表扬”背后的上下级关系和纵向关系。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用“你真了不起”“做得很好”或者“真能干”之类的话表扬孩子的母亲无意之中就营造了一种上下级关系——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

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被表扬是得到他人“很好”之类的评价。而且,判定某种行为“好”还是“坏”是以他人的标准。如果希望得到表扬,那就只能迎合他人的标准、妨碍自己的自由。另一方面,“谢谢”不是一种评价,而是更加纯粹的感谢之词。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

人怎样才能够获得“勇气”?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如果按照存在标准来考虑的话,我们仅仅因为“存在于这里”,就已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这是不容怀疑的事实。

父母和伴侣,他们或许会觉得,只要你存在就已经有意义了。反过来,养老院的老人对他们的儿女和老伴也是一样。

病危状态的母亲尽管什么都做不了,但仅仅她活着这件事本身就可以支撑你和家人的心,发挥巨大的作用。你也是一样。如果你危在旦夕的时候,周围的人也会因为“你还存在着”这件事本身而感到无比高兴,也就是并不要求什么直接行为,仅仅是平安无事地存在着就非常难能可贵。至少没有不可以这样想的理由。对于自己,不要用“行为”标准去考虑,而要首先从“存在”标准上去接纳。

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

不要这样,而应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受自我意识羁绊,不能无拘无束行动。

还是共同体感觉。具体来说就是,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我们既不能丢弃也不能更换“我”这个容器。但是,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来改变对“我”的看法和利用方法。

没必要特别积极地肯定自己,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接纳

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对得了60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这就是自我肯定;与此相对,在诚实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这就是自我接纳。

课题分离也是如此,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我所说的自我接纳。

以前有位作家曾引用过这样的话,“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来自一部小说。

尼布尔的祈祷文

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就可以。因为,正是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不敢付诸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他者贡献的意思并不是自我牺牲。相反,阿德勒把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作“过度适应社会的人”,并对此给予警示。

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当然,赚钱也是一个重大要素。正如你之前查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被铸造的自由”一样。但是,有些富豪已经拥有了一生也花不完的巨额财产,但他们中的多数人至今依然继续忙碌工作着。为什么要工作呢?是因为无底的欲望吗?不是。这是为了他者贡献继而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获得巨额财富之后便致力于参加慈善活动的富豪们,也为了能够体会自我价值、确认“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而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

为了方便起见,前面我一直按照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种顺序来进行说明。但是,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整体。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甚至也有人说要想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直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相当于自身岁数一半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40岁开始学的话,需要20年也就是到60岁才能学会。20岁开始学的话,加上10年,得到30岁才能学会。

那我需要12年才能学会咯

与此相对,工作狂则是只关注人生特定的侧面。也许他们会辩解说:“因为工作忙,所以无暇顾及家庭。”但是,这其实是人生的谎言。只不过是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本来家务、育儿、交友或兴趣应该全都给予关心,阿德勒不认可任何一方面突出的生活方式。

要懂得享受生活,这也是人生很重要的课题。

假如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的登山,那么人生的大半时光就都是在“路上”。也就是说,“真正的人生”始于登上山顶的时候,那之前的路程都是“临时的我”走过的“临时的人生”。

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请你这样想。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并且,暮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

你所说的想要到达目的地的人生可以称为“潜在性的人生”。与此相对,我所说的像跳舞一样的人生则可以称为“现实性的人生”。

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谈现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阿德勒在说了“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之后还说:“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而且,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